她用实际行动践行着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和各民族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一起的民族团结精神,她20多年扎根工程建设最一线,矢志不渝,兢兢业业,参与“一带一路”大小工程建设100余项,她闯大漠、战戈壁、垦荒滩,冒严寒、顶酷暑、抗风沙,甘做“螺丝钉”和“铺路石”,她的足迹踏遍天山南北,她参与的每一条道路、每一座桥梁,都是联通“一带一路”的无穷之路。她就是新疆维泰开发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质检技术骨干莱丽·哈斯木,她先后参与了丝绸之路集散中心、哈密物流园、乌鲁木齐北京路改造、南湖路改造、保税区、两河片区、达坂城工业园等100余项“一带一路”工程建设,先后被公司评为先进工作者、优秀员工、民族团结进步示范者。她参与建设的多项工程获得新疆建筑天山奖、亚心杯及国家金杯示范工程奖等。在“一带一路”的工程建设中,她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在关键岗位上挑起大梁,严把质量关,参与建设的工程交验合格率百分之百。她积极推行新材料、新工艺在“一带一路”工程建设中的推广应用,2018年,她作为工程质检负责人推行胶粉沥青混合料在北京路道路改建工程运用;2021年,她参与豫清路与乌昌大道联通工程环氧沥青混合料首次运用;同时参与了阻燃沥青混合料在两河联通工程生产施工,参与推广的新材料、新工艺多次填补新疆地区“一带一路”工程建设的空白。胶粉沥青混合料、环氧沥青混合料等生产施工工艺,在新疆区域尚属空白领域,无任何实验数据和参考经验,生产拌合施工难度较大。莱丽·哈斯木克服重重困难,圆满完成了新型沥青混凝料的生产任务,填补了该领域的空白,为新型沥青混合料在“一带一路”工程建设中推广运用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撑。在工程建设中,她善于总结工程建设质检把关经验,先后带领各民族职工撰写了《提高水泥稳定砂砾基层施工合格率》、《提高检查井周边沥青面层一次验收合格率》、《提高沥青拌合站低温条件下生产效率》等多部QC课题,分别获得了自治区级和国家级QC课题成果奖励。莱丽·哈斯木说:党中央提出共建“一带一路”为我们提供了广阔的发展机遇,伴随着“一带一路的”红利,公司的发展不断壮大,公司越来越重视技术骨干,提高了技术人员的工资待遇,我的收入也不断提高,爱人也参与“一带一路”工程建设的运输工作,家里日子也越过越好。”她希望各民族要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做民族团结的示范者、践行着和先行者,各民族建设者们脚踏实地、勇挑重担,在攻坚克难中与公司同风雨、共成长,推动共建“一带一路”不断走深走实,为“一带一路”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力所能及的贡献,以实际行动参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我爱这个家 我们爱这个家,这个家是新疆通泰市政工程材料有限公司,2010年4月成立,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无固定场所,到拥有89706平方的固定厂站,从三宫六队的小平房,到崭新的办公楼,经过十余载的发展,虽然今天还只是青春少年,但这个家有根、有魂、有精气神。 我爱这个家 我们爱这个家,在一块荒芜沙丘、大漠戈壁滩上,经过几届领导和全体干部职工的不懈努力,克服重重困难,才有了这个家,2018年12月,摘牌89706平方土地,2019年8月,办公楼破土动工,2020年5月,办公楼主体封顶,2021年3月,我们有新家啦。 我爱这个家 我们爱这个家,这个家,人人鞍前马后,个个风尘仆仆,厂区有序建设,环保式拌合站,履行社会职责,房前屋后,绿树地砖,生机盎然,按照集团公司党委的要求,把家建设成标准化、环保式、花园式拌合站,指日可待。 我爱这个家 我们爱这个家,2020年产值跃升1.8个亿,经受了新冠疫情的大考,积极行动诠释国有企业责任担当, 今年,我们将豪气云天, 在集团公司党委的领导下, 把根扎深扎实, 践行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用党史淬炼自己, 将十件实事好事写在纸上、记在心上、扛在肩上, 继续发扬“家风” 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 特别能突击、特别能战斗, 这个家按照一个节拍, 上下一心、团结拼搏, 开拓进取、再创辉煌! 我爱这个家 我们爱这个家!!
在这个飞速发展的年代,各行各业更新换代愈加频繁,也迫使每个人停不下学习的步伐,在造价行业摸爬的我们也不例外。随着21清单计价规范、2020序列定额出台并应用于工程造价以及GQI计量软件模块的更新等情况迫使我们不断提升自我来满足岗位需求,4月10日,预算经营管理合同部进行了为期2小时的学习。 本次交流学习的重点在于对2020定额在工程造价的应用以及GQI计量模块简约模式和经典模式的应用技巧。 通过此次集中交流学习,大家对广联达计价、计量软件模块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也意识到要想在造价方面做好,还得更认真地学习相关知识。只有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充实自己,才能做好自己的工作,更好地服务公司。
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头屯河区)金融城综合立体智能停车库建设项目,该项目位于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头屯河区)二期金融城,用地面积7401平方米,拟建综合立体停车库,停车位约580个。项目总投资7165万元,目前申请地方政府专项债资金5000万元,其中1000万元用于项目资本金。2021年专项债资金已下达3000万元,已全部支付完成。2022年计划申请地方政府专项债资金2000万元,目前资金未到位。项目前期手续办理情况:该项目已完成立项批复、可研批复;土地已取得成交确认书。已完成建筑总平图、建筑红线,人防许可证、审图合格证的办理。已完成工程规划许可证、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施工许可证的办理。形象进度完成情况:边坡支护已完成1400平方米;工地围挡已全部完成;基础支护桩地铁保护线范围外已全部完成共计56根,已完成支护桩检测,冠梁已施工100米。2022年计划:根据项目今年复工实际准备情况,编制了施工总进度计划,工期节点如下:计划复工时期为2022年4月10日,地下外墙防水及保护层完成时间为2022年5月20日,外围土方回填完成时间为2022年6月30日,屋面女儿墙施工、室内砌体及构造柱施工完成时间为2022年8月25日,水电预埋、消防安装及调试完工时间为2022年9月30日,一层至六层主体施工完成时间为2022年10月15日,竣工验收时间为2022年12月25日。实际施工完成时间视资金到位情况。
一年之计在于春,复工复产全面展开在即,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头屯河区)金融城综合立体智能停车库项目已全面开展复工复产前准备工作。因项目涉及到动工用土,根据相关规定,需要对该项目出具水土保持方案,我公司通过招标形式与新疆润博源水利水电技术咨询有限公司建立合作关系,该公司将负责项目的水土保持方案、监测、监理、验收等一系列工作。目前该公司已完成水土保持方案的编制,并将相关审批资料报送至区水务监察大队审核,同时施工现场也多次安排相关负责人进行现场的实地考察,以便尽快介入到过程监测,从而取得阶段性监测报告,推动项目顺利复工复产。
2022年4月1日,由新疆维泰消防工程有限公司安全总监组织公司各部室人员及各项目部管理人员,工程安全管理部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知识考试的进行。本次考试主要是为了了解公司各部室人员及各项目部管理人员对安全生产责任制内容的掌握程度,通过试卷考核的方式体现。安全生产责任制是根据我国的安全生产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和安全生产法规建立的各级领导、职能部门、工程技术人员、岗位操作人员在劳动生产过程中对安全生产层层负责的制度。安全生产责任制是企业岗位责任制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企业中最基本的一项安全制度,也是企业安全生产、劳动保护管理制度的核心。公司要求,部门应当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形成以《安全生产法》为中心,其他安全生产条例、规章、制度为辅助的部门安全生产体系,以此建立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的长效机制,同时也为安全生产工作的开展提供法律保障。项目负责人应当由取得相应执业资格的人员担任,对建设工程项目的安全施工负责,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安全生产规模制度和操作规程,确保安全劳保用品的有效使用,并根据工程的特点组织制定安全施工措施,消除安全事故隐患,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
近日,为完善园区运营公司停车场项目,落实精细化管理规定,对园区运营公司运营管理的所有停车场进行整改及修复工作,其中包含路侧停车泊位线重新施划,增补停车收费告知公示牌,修复占道停车场破损地砖,调整部分停车场入口等。截止本月15日,园区运营公司运营管理的智慧停车项目已运行3个月,已从试运营阶段正式进入运营阶段,目前运营情况良好,整体收入并未受本月疫情影响。为增加停车场运营模式,园区运营公司于4月3日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停车场包月活动试运营,截至目前,已有近200位车主办理了月卡。该项活动的开启受到了广大居民的一致好评,更有居民向园区运营公司建议将月卡功能扩展丰富,开启多路段包月,包年等活动。
为不断激发党员教育学习的活力,园区运营公司党支部将“四微”学用活动作为落实党员教育工作的一项具体内容,与开展“党旗映天山”主题党日和“5+X活动相结合,融入党员教育学习的具体工作中。 4月15日上午,一场别开生面的“微”活动在园区运营公司如期进行,党员王丹以《第一部中共党章的“沉浮”》为题,生动地讲述了第一部党章经历的故事,让全体党员在听的过程中感悟初心,感悟坚定的理想信念,引发了大家对初心和使命的思考。大家真切地感受到了爱国主义情怀,感悟到了榜样的力量。党员们纷纷表示“四微”学用活动,效果却不“微”,非常具有实用性、针对性、可学性,要将学习成效转化为工作的动力,在今后的工作中担当作为、甘于奉献。此次“四微”学用活动之微故事,采用PPT的形式,动静结合,提升了主题教育活动的感染力和吸引力,使党员教育真正地“活”起来,为加强支部自身建设、强化党员教育、提高党性修养取得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于开展社区医养结合能力提升行动的通知 国卫老龄函〔2022〕53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健康委、发展改革委、民政厅(局)、财政厅(局)、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委、管委、局)、应急管理厅(局)、医保局、中医药局、残疾人联合会: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老龄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和全国老龄工作会议精神,切实提升社区医养结合服务能力和水平,根据《“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养老托育服务健康发展的意见》等要求,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有关部门决定开展社区医养结合能力提升行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工作目标依托符合条件的医疗卫生、养老等乡镇社区服务机构,有效利用现有资源,提升居家社区医养结合服务能力,推动基层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有机衔接,切实满足辖区内老年人健康和养老服务需求。二、工作内容(一)提升医疗和养老服务能力。相关机构在开展居家社区医养结合服务时,要严格执行医疗卫生及养老服务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为辖区内老年人提供专业、规范、安全的医养结合服务,确保医养结合服务质量。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要加强老年人健康教育、健康管理、慢性病防控等服务,进一步做实老年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为符合条件的老年人提供慢性病长期处方服务和居家医疗服务。有条件的社区养老机构、特困人员供养服务设施(敬老院)要积极拓展医养结合功能。鼓励医疗卫生机构在社区养老机构、特困人员供养服务设施(敬老院)依法依规设立医疗服务站点。加强医养签约合作,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要建立日常医疗卫生服务与社区养老机构、特困人员供养服务设施(敬老院)养老服务有机衔接融合工作机制和服务模式,为社区养老机构、特困人员供养服务设施(敬老院)老年人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并按照协议提供疾病诊疗、医疗护理等医疗卫生服务。(二)发挥中医药作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为老年人提供中医诊疗、中医健康状态辨识与评估、中医药健康管理等服务。加强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在社区养老机构、特困人员供养服务设施(敬老院)推广普及中医保健知识和易于掌握的中医推拿、贴敷、刮痧、拔罐、中医养生操等保健技术与方法。发展中医药康复服务,推广适用于基层、社区的小型化、专业化的中医康复设备和康复适宜技术。(三)加强队伍建设。支持医务人员参与居家社区医养结合服务,扩大服务队伍。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养老机构、特困人员供养服务设施(敬老院)要根据实际需要,注重相关专业和管理、服务人员队伍建设,加大培训力度,不断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在社区养老机构、特困人员供养服务设施(敬老院)内设医疗卫生机构中工作的医务人员,可参照执行基层医务人员相关激励政策。加强医务人员继续医学教育,组织有关人员参加医养结合人才能力提升有关培训。(四)提高信息化水平。发挥“互联网+医疗健康”“互联网+护理服务”“互联网+养老服务”作用,开展智慧健康养老服务,可依托医联体上级医院建立远程医疗服务系统。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乡镇卫生院要结合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等,建立老年人电子健康档案。可探索通过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开展智慧化居家社区健康和养老服务,推动区域医疗和养老信息互通、数据共享,提高服务效率和水平。严格执行网络安全和健康医疗数据保密规定,保障老年人个人信息安全。(五)改善设施条件。有条件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或社区养老机构、特困人员供养服务设施(敬老院)等可利用现有资源,内部改扩建社区(乡镇)医养结合服务设施,重点为失能、慢性病、高龄、残疾等老年人提供健康教育、预防保健、疾病诊治、康复护理、安宁疗护为主,兼顾日常生活照料的医养结合服务。城区新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可内部建设社区医养结合服务设施。新建和改扩建社区医养结合服务设施内的养老服务区应设置在独立建筑或建筑分区内,严格实行分区管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乡镇卫生院利用现有资源提供养老服务的,涉及建设、消防、食品安全、卫生防疫等有关条件,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可依据已有资质直接进行登记备案。三、有关要求(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地要高度重视,将提升社区医养结合服务能力作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和健康中国战略、推动医养结合发展、满足民生需求的重要举措,加快推进,做到认识到位、措施到位、责任到位、落实到位。(二)做好经费保障。国家发展改革委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建设连锁化、标准化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网络,提供失能照护以及助餐助浴助洁助医助行等服务,支持医疗机构开展医养结合服务。财政部门安排资金支持地方实施老年人健康管理、老年健康与医养结合服务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培养老年医学、医养结合相关专业技术人员。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统一开展老年人能力综合评估。(三)强化工作协同。各相关部门要加强协同配合,加强政策衔接,落实和完善相关措施。依据部门职责,卫生健康行政部门会同民政等部门组织实施社区医养结合能力提升行动,指导各地提升医养结合服务能力和质量。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做好相关机构和设施的建设指导,推进公共服务设施共建共享。消防救援机构依法开展消防监督抽查,督促指导相关机构和设施做好消防宣传培训和应急处置演练。医疗保障部门及时将符合条件的医疗服务项目按程序纳入医保支付范围。中医药主管部门加强中医药服务监管和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推广。残联组织配合做好社区残疾老年人医养结合有关工作。(四)注重总结推广。鼓励各地探索完善居家社区医养结合政策措施、服务模式、衔接机制、人才培养等内容,创新经验做法。各省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要及时向国家卫生健康委报送工作情况及进展成效。国家卫生健康委将会同民政部等部门加大指导力度,加强交流总结,宣传推广好经验好做法,推动社区医养结合能力提升行动取得实效。国家卫生健康委 国家发展改革委民政部 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 应急部国家医保局 国家中医药局中国残联